- 索引号:
- 发布机构: 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2022年财政决算公开
大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理市2022年地方财政决算的报告
——在大理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等法律规定,现向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报告大理市2022年地方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查。
一、2022年地方财政决算情况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组织实施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地方财政预算,全面落实提质增效、可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依法理财,强化收入征管,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一)全市地方财政决算情况
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2,793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47.7%,按照财政部统一口径,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同口径(以下简称“同口径”)后较上年决算数增长1.2%。其中:税收收入138,929万元,下降46.6%;非税收入53,864万元,下降50.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65,809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3.5%。
分征管部门收入完成情况:市级税务部门完成130,228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48.6%;州税务局第一分局完成15,883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0.1%;财政部门完成46,682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53.0%。
全市收支平衡情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793万元,税收返还46,70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357,22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89,104万元,调入资金26,891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24,464万元,上年结余178,263万元,收入总计1,015,448万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5,809万元,上解支出211,974万元,调出资金32,215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24,466万元,增设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500万元,支出总计852,964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162,484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9,039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57.1%。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72,059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75.9%。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9,039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64,56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2,373万元,调入资金32,215万元,上年结余7,251万元,收入总计185,43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2,059万元,上解支出1,981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78,937万元,调出资金26,385万元,支出总计179,362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6,076万元,其中:结转下年使用2,509万元,净结余3,567万元。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447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10.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1,281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146.3%。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4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205万元,上年结余671万元,收入总计2,32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81万元,调出资金506万元,支出总计1,787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536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71,32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6.0%,其中:保险费收入247,323万元,利息收入4,801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9,30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88,156万元,转移收入3,070万元,其他收入8,436万元,委托投资收益225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481,278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5.0%,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282,29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92,698万元,转移支出1,010万元,其他支出5,276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152,497万元。
(二)市本级地方财政决算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3,636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2.6%,同口径增长14%。主要原因:一是2022年9月末省财政一次性安排我市留抵退税调库资金120,561万元,要求增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并全额在市本级反映;二是2022年实行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市本级全年退税66,253万元,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33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83,881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3.1%。
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3,636万元,税收返还收入31,147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10,674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5,399万元,调入资金8,232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90,574万元,上年结余170,969万元,收入总计820,63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3,88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46,787万元,调出资金23,864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90,576万元,增设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000万元,支出总计663,108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157,523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3,196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71.0%;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2,211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61.2%。收支平衡情况: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3,19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373万元,调入资金23,864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1,760万元,上年结余6,673万元,收入总计87,86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2,21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70万元,调出资金8,034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33,137万元,支出总计83,952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3,914万元,其中:结转下年使用2,134万元,净结余1,780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567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10.5%;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09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支709万元。收支平衡情况: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6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05万元,上年结余671万元,收入总计1,44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09万元,调出资金198万元,支出总计907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536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三)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财政决算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219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136.1%,同口径下降24.5%。主要原因:2022年实行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经开区全年退税309,980万元,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4,17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9,251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15.4%。
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219万元,税收返还收入10,76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40,42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0,156万元,调入资金15,827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800万元,上年结余7,294万元,收入总计139,04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25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8,516万元,调出资金5,519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800万元,增设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0万元,支出总计134,586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4,461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9,145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28.7%;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3,505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87.1%。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9,145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7,000万元,上年结余568万元,调入资金5,519万元,收入总计52,23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3,50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411万元,调出资金15,519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0,000万元,支出总计50,435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1,797万元,其中:结转下年使用10万元,净结余1,787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88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10.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72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10.0%。收支平衡情况:经开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8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72万元,调出资金308万元,支出总计880万元。收支平衡。
(四)大理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地方财政决算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376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57.8%,同口径下降8.4%。主要原因:2022年实行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海开委全年退税14,627万元,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5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2,677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28.4%。
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76万元,税收返还收入4,793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6,13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549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33,090万元,调入资金2,832万元,收入总计55,77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67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671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33,090万元,调出资金2,832万元,支出总计55,270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500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698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55.8%;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343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22.3%。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698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35,800万元,上年结余10万元,调入资金2,832万元,收入总计45,34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343万元,调出资金2,832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35,800万元,支出总计44,975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365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未发生。主要原因:全面停止海东开发建设后,大理海东开发投资集团存在较大亏损,无利润上缴。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目前州财政局尚未批复2022年决算。若数据发生变化,届时另行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1.直达资金情况。2022年,上级共下达大理市直达资金25.69亿元,其中:直达资金25.62亿元,参照直达资金0.07亿元。全年支出23.94亿元,支出进度93.2%。在资金管理上,市财政局严格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及时将资金下达用款单位,并通过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切实加强直达资金监管。
2.“三保”预算执行情况。2022年,全市始终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级明确的保障范围和标准,落实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比例,按照实有财政供养人员和基本民生保障人数足额保障“三保”支出。全年“三保”支出完成26.03亿元,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8.31亿元,保工资支出16.29亿元,保运转支出1.43亿元。
3.政府债务情况。2022年末,大理市政府债务余额198.00亿元,其中:一般债务97.38亿元,专项债务100.62亿元。截止2022年12月31日,市本级和“一区一委”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债务均未突破限额。
4.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预算周转金安排使用情况。2022年,大理市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年初余额1,283万元,预算执行中增设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500万元,年末余额19,783万元。2022年全市未动用预算周转金。
5.预算调整情况。2022年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请《大理市2022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并获通过,完整反映“四本预算”调整事项。
6.预备费使用情况。2022年,大理市年初预算安排预备费3,408万元,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年内动支3,408万元。其中:用于疫情防控支出2,139万元,护林防火及森林火灾应急支出1,152万元,宾川路防汛应急支出17万元,海开委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100万元。
7.“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情况。2022年,全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因公出国(境)经费审核备案制度,大幅压减行政成本。全市“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年初预算1,972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减少61万元,下降3.0%。全年“三公”经费支出完成1,36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8万元,下降0.6%。
二、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成效
市人民政府及市级财政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实施条例,严格执行市人代会批准的财政预算,落实市人大及常委会有关决议、市人大财经委和常委会预算工委的审查意见及审计整改意见,认真履职,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走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全力稳住经济大盘,财政改革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一)坚持绿色发展,提升生态文明质效。扎实推进苍山洱海一体化保护,擦亮绿色发展底色,全域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一是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年共筹措洱海保护治理财政资金10.4亿元,推进洱海湖滨带近岸污染底泥清理及生态治理示范点工程、增殖放流等项目,洱海全湖水质连续3年为“优”。二是全力向上争取资金补助,全年共争取转移支付资金49.5亿元、再融资债券资金18.9亿元,有力支持洱海保护治理和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渠道,引导辖区各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信贷,2022年末绿色金融贷款余额为188.93亿元,全力打造“两山”实践大理样板、“无废城市”试点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争取中央财政20亿元资金支持。四是整合洱海流域综合执法经费保障体系,围绕减员增效,支持组建“苍山卫士”“洱海卫士”,实现“一支队伍”统管苍山洱海。
(二)坚持助企纾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和引导,落实各项减免缓退税费支持政策,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一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全年共减税降费43.26亿元。二是加大助企纾困政策帮扶力度,全年共筹集企业补助资金1.45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0.12亿元、落实各类纾困奖补资金0.26亿元,切实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三是加大中小微企业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力度,将采购项目价格扣除优惠提高至10%-20%,政府采购工程预留份额提高至40%。四是加大企业融资帮扶力度,完善政银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全年向金融机构推介融资需求151项,获得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财政贴息贷款额度2.55亿元。
(三)坚持以人为本,聚焦保障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年民生支出完成37.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3%。一是抓实科学精准防控,筹措疫情防控经费6,418万元,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着力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年共筹集财政衔接资金7,074万元,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三是完善各教育阶段经费投入机制,全年教育支出完成9.59亿元,支持中心幼儿园及“一村一幼”建设,城市中心厨房投入运营。四是全力支持城市品质提升大会战,全年城乡社区和住房保障支出完成3.15亿元,推动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依法拆临拆违,开展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城市品质明显提升。
(四)坚持改革发展,增强财政服务效能。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依托财政资金运行监测平台,提升财政工作效率和资金监管效能。一是持续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提高财政数字化治理水平,动态反映预算安排和执行,推动数据共享。二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按5%比例压缩预算公用经费,清理整合各类闲置资金,全年共盘活存量资金42,562万元,统筹用于事关民生福祉的各项重点支出。三是强化乡镇财政管理,筹集527万元开展财政所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对大理镇实行“划分收支范围、核定收支基数、超收分成、自求平衡”的体制,精准释放经济发达镇改革红利。四是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资监管机制,优化市国投集团资本布局和组织架构,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全面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国有资本投融资和产业发展带动能力。
(五)坚持底线思维,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增强财政安全意识,扛牢财政金融风险防范政治责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一是建立健全风险处置机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和金融风险化解委员会,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风险。二是扎实开展财经秩序专项整治,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治理,实现一张清单管制度、一个平台管发放、一个群众一张卡、全程监督一张网。三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强化责任意识和偿还意识,做好存量债务的缓释工作,确保债务规模与国民经济发展及政府财力相适应。四是推进地方金融业态规范发展,全年共排查市场主体1100多户,通过开展约谈、风险提示和督促整改,有效遏制非法集资和非法金融蔓延势头。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22年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努力解决。2023年财政预算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为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8.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2022年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执行结果情况说明
2023年8月17日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