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预决算公开 / 决算公开

  • 索引号:
  • 发布机构: 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大理市2021年地方财政决算公开

时间: 2022-08-18 15:27 来源: 大理市财政局 【字体:

关于大理市2021年地方财政决算的报告

——在大理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大理市财政局局长  马靖云

(2022年8月2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等法律规定,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市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报告大理市2021年地方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查。

一、2021年地方财政决算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人民政府全面组织实施市人代会批准的地方财政预算,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成果,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一)全市地方财政决算情况

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8,517万元,为预算调整数367,890万元的100.17%,较上年决算数下降1.80%。其中,税收收入260,071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6.9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0.57%;非税收入108,446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13.2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9.43%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50,045万元,为预算调整数564,525万元的79.72%,较上年决算数下降36.19%。支出下降的原因: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要求,2021年起统一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财政支出,国库集中支付结余不再按权责发生制列支,导致支出下降。若按权责发生制核算同口径对比,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28,338万元,为预算调整数564,525万元的111.30%,较上年决算数下降10.92%。

分征管部门收入完成情况:市级税务部门完成253,223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7.59%州税务局第一分局完成15,892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11.01%;财政部门完成99,402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14.35%

收支平衡情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8,517万元,税收返还收入46,70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158,01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25,111万元,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150,340万元,调入资金54,979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138万元,收入总计916,806万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0,045万元,上解支出127,098万元,政府债券还本支出151,043万元,调出资金10,357万元,支出总计738,543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178,263万元,结转各单位下年度继续使用。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84,317万元,为预算调整数185,776万元的99.21%,较上年决算数下降39.39%。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99,348万元,为预算调整数351,227万元的85.23%,较上年决算数增长12.42%按权责发生制核算同口径增长16.40%。收支平衡情况: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84,317万元,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78,81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2,737万元,调入资金13,957万元,上年结余1,618万元,收入总计381,439万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99,348万元,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21,210万元,调出资金53,630万元,支出总计374,188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7,251万元,结转各单位下年度继续使用。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313万元,为预算调整数1,313万元的100.00%较上年决算数下降40.56%。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520万元,为预算调整数1,189万元的43.73%较上年决算数下降60.55%按权责发生制核算同口径下降9.64%。收支平衡情况: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31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338万元,收入总计1,651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20万元,调出资金460万元,支出总计980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671万元,结转各单位下年度继续使用。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44,341万元,为年初预算数446,744万元的99.46%,同比增收119,580万元,增长36.82%,其中:保险费收入245,452万元,利息收入1,589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4,41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75,479万元,转移收入2,738万元,其他收入1,641万元,委托投资收益3,024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460,548万元,为年初预算数458,744万元的100.39%,同比增支104,368万元,增长29.3%,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252,172万元,上解支出201,918万元,转移支出851万元,其他支出5,607万元。收支相抵后滚存结余162,465万元。

(二)市本级地方财政决算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7,698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1.19%。其中:市本级完成204,092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1.81%;原度假区完成23,606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21.2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72,351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27.82%。其中:市本级完成351,434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27.43%;原度假区完成20,917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33.73%。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7,698万元,税收返还收入31,147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158,449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22,921万元,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15,959万元,调入资金40,15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113万元,收入总计608,44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2,351万元,上解支出42,324万元,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16,062万元,调出资金6,736万元,支出总计437,473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170,969万元,结转各单位下年度继续使用。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14,256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39.89%;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8,771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43.04%。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4,25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2,722万元,调入资金7,336万元,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39,450万元,上年结余216万元,收入总计163,98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8,771万元,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8,850万元,调出资金39,686万元,支出总计157,307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6,673万元,结转各单位下年度继续使用。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513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55.1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万元。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1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338万元,收入总计851万元;调出资金180万元,支出总计180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671万元,结转各单位下年度继续使用。

(三)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财政决算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8,067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6.9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9,993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66.88%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8,067万元,税收返还收入10,76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43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2,170万元,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20,220万元,调入资金7,11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16万元,收入总计168,41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993万元,上解支出77,424万元,政府债券还本支出20,820万元,调出资金2,882万元,支出总计161,119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7,294万元,结转各单位下年度继续使用。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4,911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51.49%;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82,41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165.44%。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4,911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5万元,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30,000万元,上年结余1,402万元,调入资金2,882万元,收入总计189,21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82,410万元,调出资金6,232万元,支出总计188,642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568万元,结转各单位下年度继续使用。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80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7.6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2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7.64%。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20万元,调出资金280万元,支出总计800万元。收支平衡。

大理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地方财政决算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752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78.1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7,701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112.45%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52万元,税收返还收入4,793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4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20万元,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114,161万元,调入资金7,71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9万元,收入总计139,95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701万元,上解支出7,350万元,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114,161万元,调出资金739万元,支出总计139,951万元。收支平衡。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5,15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1486.39%;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167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28.0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5,150万元,调入资金3,739万元,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9,360万元,收入总计28,249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167万元,调出资金7,712万元,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12,360万元,支出总计28,239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10万元,结转各单位下年度继续使用。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未发生。主要原因:海东新区停建,大理海东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存在较大亏损,无利润上缴,经报请市九届人大第四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调减海开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200万元。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目前州财政局尚未批复2021年决算。若数据发生变化,届时另行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1.直达资金情况。2021年,上级下达我市直达资金8.8亿元,其中:正常转移支付7.82亿元,参照直达资金0.99亿元,上述资金全部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在资金管理上,市财政局严格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及时将资金下达用款单位,并通过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切实加强直达资金监管。

2.“三保”预算执行情况。2021年,全市始终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级明确的保障范围和标准,落实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比例,按照实有财政供养人员和基本民生保障人数足额保障“三保”支出。全年“三保”支出完成25.77亿元,为年初预算数24.98亿元的103.16%,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8.26亿元,保工资支出16.13亿元,保运转支出1.38亿元。

3.政府债务情况。2021年末,大理市政府债务余额199.4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97.38亿元,专项债务102.06亿元。截止20211231日,市本级和“一区一委”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债务均未突破限额。

4.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预算周转金安排使用情况。2021年全市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年初余额11,461万元,预算周转金余额2,960万元,根据《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年末收回预算周转金并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年终结算时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138万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年末余额1,283万元。

5.预算调整情况。2021年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请《大理市2021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并获通过,完整反映“四本预算”调整事项。

6.“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情况。2021年,全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因公出国(境)经费审核备案制度,大幅压减行政成本。全市“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年初预算2,033.37万元,较上年预算数下降3.00%。全年“三公”经费支出完成1,080.41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7.61%

二、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效果

市人民政府及市级财政部门全面贯彻落实《预算法》及实施条例,严格执行市人代会批准的财政预算,落实市人大及常委会有关决议、市人大财经委和常委会预算工委的审查意见及审计整改意见,认真履职,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全力以赴,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始终牢记嘱托,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全力推进苍山洱海一体化保护治理,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是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年筹集安排财政资金19.47亿元,围绕“保水质、防蓝藻”两大任务,推进“八大攻坚战”、“六个两年行动”和“六项重点工作”,洱海水质连续5年综合评价为优。二是全力向上争取资金补助全年争取转移支付和上级专款32.98亿元,争取再融资债券资金15.03亿元,有力支持了洱海保护治理和重点项目建设。三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渠道,充分运用PPP模式撬动177.7亿元社会资本参与洱海保护治理,争取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支持生态廊道建设,国内首个项目类投资落地我市。四是深入推进“三清洁”和洱海保护网格化管理,重点保障环湖截污治污体系运行、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入湖河道治理和滩地管理等经费,进一步完善洱海保护治理资金常态化保障机制。

(二)稳字当头,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坚持绿色引领,以打造“洱海绿色食品牌”为主线,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产业转型提质增效。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坚决把该减的税减到位,该降的费降到位,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1减税降费13.12亿元。二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实项目前期工作经费“资金池”,强化土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全力支持洱海保护、五网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三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筹集产业发展资金0.43亿元,推进云粮集团万亩绿色种植园、嘉士伯易拉罐智能化生产线等项目建设,促进欧亚乳业、来思尔乳业、下关沱茶、顺丰环保等企业实施技改和转型升级。四是加大企业融资帮扶力度,加强银企信息交流和融资对接,筹办各领域专场融资推进会,向金融机构推介融资需求110278.85亿元。全力做好中小微企业纾困工作,建立常态化融资对接机制,积极安排财政贴息资金全力支持市场主体。

(三)统筹兼顾,全力保障民生福祉。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强化民生兜底保障,全市民生支出完成33.8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13%一是抓实抓细疫情常态化防控,畅通财政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做好新冠疫苗接种经费保障,2020年以来累计安排财政专项资金0.95亿元用于常态化疫情防控。二是着力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农村公路等项目建设,2021年投入衔接资金0.61亿元,有序推进乡村建设。三是持续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支出完成10.81亿元,连续17年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08元,农村和城市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年4,770元和7,920。四是深入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全力支持城市品质提升“五大攻坚战”,常态化开展“厕所革命”、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三清洁”等工作,统筹推进城改、棚改和老旧小区改造,2017年以来完成老旧小区改扩翻286万平方米,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四)深化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规范预算收支管理、强化预算控制约束和风险防范。一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深入推进预算公开,加快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财政资源配置使用效率。持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全年收回存量资金2.6亿元,统筹用于事关民生福祉的各项重点支出。二是强化直达资金常态化管理,坚持资金使用和监管“一竿子插到底”,不断提升使用规范性和有效性,确保直达资金直接惠企利民。三是做好度假区管理机构撤销后的经费保障工作,落实相关资产、资金、债务管理和划转事宜,确保撤销后各项工作有效衔接。结合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管理改革相关要求,调整大理镇财政管理体制,以镇域经济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四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组建市国有资本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加快企业股权划转,着力开展集团AA信用评级授信,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依法理财,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坚持法治思维,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确保财政经济稳健运行。一是坚决防范“三保”风险,将“三保”支出优先纳入预算足额保障,坚决杜绝出现拖欠教师工资等问题,确保“三保”不出现风险。二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按照市人大常委会批准的政府债务限额控制规模,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和偿还意识,做好存量债务的缓释工作,确保债务规模与国民经济发展及政府财力相适应。三是加强政府债券资金管理,对专项债券项目实行穿透式监管,督促单位加快项目建设,确保债券资金安全高效。四是推进地方金融业态规范发展,深入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非法金融活动专项整治工作,全年累计排查检查企业21户,约谈12次,督促2户企业清退资金50.94万元,有效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附件:1、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政府决算公开目录
      2、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转移支付安排情况说明
      3、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的说明
      4、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举借政府债务情况说明
      5、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预算绩效工作开展情况的说明
      6、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三公经费决算情况说明 
      7、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本级三公经费决算情况说明
      8、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执行结果情况说明
      9、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政府决算公开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