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预决算公开 / 决算公开

  • 索引号:
  • 发布机构: 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大理市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地方财政决算报告

时间: 2024-08-12 14:01 来源: 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金融部 【字体:

市人大常委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等法律规定,向市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报告大理市2023年地方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查。

一、2023年地方财政决算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保护发展任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下,市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组织实施市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地方财政预算,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切实保障基层“三保”,严肃财经纪律,坚持依法理财,强化收入征管,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一)全市地方财政决算情况

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6,929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59.2%。其中:税收收入193,601万元,增长39.4%;非税收入113,328万元,增长110.4%。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87,926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26.2%

分征管部门收入完成情况:市级税务部门完成185,281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42.3%;州税务局第一分局完成16,108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1.4%;财政部门完成105,54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126.1%

全市收支平衡情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6,929万元,税收返还46,70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210,96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68,604万元,调入资金42,091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318,600万元,上年结余162,484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000万元,收入总计1,175,380万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7,926万元,上解支出103,552万元,调出资金34,436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318,600万元,增设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46万元,支出总计1,046,560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128,820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2,26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8.6%。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72,494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0.6%。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2,26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97,72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3,222万元,调入资金34,436万元,上年结余6,076万元,收入总计213,721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2,494万元,上解支出4,355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12,527万元,调出资金20,404万元,支出总计209,780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3,941万元,其中:结转下年使用2,868万元,净结余1,073万元。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971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36.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1,281万元,与上年决算数持平。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971万元,专项转移支付205万元,上年结余536万元,收入总计2,71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81万元,调出资金690万元,支出总计1,971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741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86,749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3.3%,其中:保险费收入267,254万元,利息收入1,172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2,82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98,278万元,转移收入3,357万元,其他收入2,189万元,委托投资收入1,674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482,89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0.3%,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294,62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83,303万元,转移支出1,393万元,其他支出3,57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156,357万元。

(二)市本级地方财政决算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4,709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16.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97,138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29.5%。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4,709万元,税收返还收入31,147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04,06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52,203万元,调入资金10,243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35,880万元,上年结余157,523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000万元,收入总计804,77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7,13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6,411万元,调出资金20,563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35,880万元,增设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12万元,支出总计681,604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123,167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3,793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58.5%;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6,655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36.9%。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79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222万元,调入资金20,563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42,237万元,上年结余3,914万元,收入总计83,729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6,65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205万元,调出资金2,301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50,837万元,支出总计80,998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2,731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10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94.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15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0.9%。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10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05万元,上年结余536万元,收入总计1,84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15万元,调出资金385万元,支出总计1,100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741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三)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财政决算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0,742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318.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70,368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1.6%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742万元,税收返还收入10,76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5,28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5,076万元,调入资金18,408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22,345万元,上年结余4,461万元,收入总计177,08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36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2,424万元,调出资金6,038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2,345万元,增设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6万元,支出总计171,431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5,653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8,467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49.4%;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7,804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60.8%。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8,467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1,900万元,上年结余1,797万元,调入资金6,038万元,收入总计78,20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7,80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985万元,调出资金18,103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8,100万元,支出总计76,992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1,210万元,其中:结转下年使用137万元,净结余1,073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871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1.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66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1.0%。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7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66万元,调出资金305万元,支出总计871万元。收支平衡。

大理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地方财政决算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478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113.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0,42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61.1%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78万元,税收返还收入4,793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614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325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60,375万元,调入资金13,440万元,上年结余500万元,收入总计193,52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42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717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60,375万元,调出资金7,835万元,增设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8万元,支出总计193,525万元。收支平衡。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035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26.7%。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43,590万元,上年结余365万元,调入资金7,835万元,收入总计51,79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03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65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43,590万元,支出总计51,790万元。收支平衡。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未发生。主要原因:全面停止海东开发建设后,大理海东开发投资集团存在较大亏损,无利润上缴。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目前州财政局尚未批复2023年决算,若数据发生变化,届时另行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1.直达资金情况。2023年,上级共下达我市直达资金10.01亿元,全年支出7.11亿元,支出进度71.0%

2.“三保”预算执行情况。2023年,全市“三保”支出完成24.43亿元,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7.37亿元,保工资支出16.52亿元,保运转支出0.54亿元。

3.政府债务情况。2023年末,全市政府债务余额210.1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10.97亿元,专项债务99.14亿元。截至20231231日,市本级和“一区一委”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债务均未突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023年全市累计还本付息50.88亿元,其中:再融资债券归还41.63亿元,自有资金归还9.25亿元。自有资金中,市本级5.57亿元,经开区1.54亿元,海开委2.14亿元。

4.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安排使用情况。2023年,全市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年初余额19,783万元,预算执行中动用19,000万元、增设2,046万元,收支相抵后年末余额2,829万元。2023年未动用预算周转金。

5.预算调整情况。2023年,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请《大理市2023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并获通过,完整反映四本预算调整事项。

6.预备费使用情况。2023年,全市年初预算安排预备费3,240万元,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全部统筹用于疫情防控、交通安全隐患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

7.“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情况。2023年,全市“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年初预算1,913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减少59万元,下降3.0%。全年“三公”经费支出完成1,337万元,较上年执行数减少23万元,下降1.7%

二、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成效

2023年,市人民政府及市级财政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实施条例,严格执行市人代会批准的财政预算,落实市人大及常委会有关决议、市人大财经委和常委会预算工委的审查意见及审计整改意见,认真履职,积极应对房地产下行、土地出让收入减收等超预期因素冲击,迎难而上、承压前行,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全市经济发展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一)落实积极政策,夯实财源税源基础。强化组合式税费政策供给,降低经营主体税费负担,打好推项目、兴产业、强企业政策“组合拳”,推动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一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围绕壮大“三大经济”,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7,800万元,支持华晟新能源、来思尔乳业、大理海建物流等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与延链补链强链建设。投入民宿客栈治理经费294万元,搭建大理市住宿业监管大数据平台,规范民宿客栈管理,住宿业税收同比增长162.5%二是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主动服务企业,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全年累计减税降费5.67亿元。筹集369万元支持“五经普”,抓实个转企、企升规(限)工作,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三是构建财金企协同发展新格局。充实企业融资项目库,推动信贷资金与企业、项目有效衔接,2023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08.96亿元,增长5.5%。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停车场特许经营权、双廊艺术小镇等项目落地实施,获银行融资9.68亿元,形成资产盘活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

(二)坚持绿色优先,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动苍山洱海一体化保护,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底色更加鲜明,洱海水质保持优良水平。一是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全年共筹措洱海保护治理资金13.13亿元,保障“洱海湖体水生态修复三年精准提升”系列工作顺利推进,全力支持做好各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年共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补助32.98亿元,争取再融资债券资金41.63亿元,有力支持洱海保护治理和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完善苍山洱海综合执法经费保障体系。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投入2,316万元保障“苍山卫士”“洱海卫士”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不断升级,苍山洱海全域统管效能显著提升。三是持续推进绿色生态发展。鼓励银行业支持绿色项目(企业)融资,2023年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211.33亿元,较年初增长24.51亿元,促进信贷投向绿色领域。积极推行绿色采购,全年累计采购绿色环保产品1,128万元,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助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

(三)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财政公共性、公平性和可及性,强化民生兜底保障,全年民生支出完成47.6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81.0%一是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年累计投入财政衔接资金6,021万元,着力推进“五大振兴”,脱贫监测人口持续稳定增收。通过“一卡通”发放财政补贴资金13,200万元,确保惠民惠农各项政策措施直接惠及群众。二是加大教育体育支持力度。全年教育支出完成76,958万元,支持校点布局优化,下关三中整校搬迁,大理第七中学招生办学,大理一中新校区项目启动建设。投入学生资助资金1,357万元,惠及学生23,247人次。筹集780万元支持中国首届户外产业运动大会、马拉松等赛事活动,提升大理国际知名度。三是支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全年卫生健康支出完成60,950万元,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主体工程等项目完成建设,连续1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17年调高工伤职工和供养亲属待遇。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全年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资金2,896万元,发放援企稳岗返还资金、留工培训补助、创业担保贷款等救助补助资金6,840万元,筹集1,700万元完成35个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全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有效增强。四是全力支持城市品质提升。全年城乡社区支出完成50,625万元,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棚改、城改及老旧小区“改扩翻”等项目建设,筹集867万元支持口袋公园建设和园林城市复检,城乡绿化美化程度不断提升,市容秩序不断精细化、智慧化。

(四)深化财税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效能。抓实推进各项财税管理改革,努力实现财政预算管理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更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零基预算”,突出“保重点、压一般”,全年压缩一般性支出和收回存量资金7,913万元,统筹用于民生福祉支出。扎实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实现政府预算管理、部门预算管理、预算全过程管理、项目全生命周期一体化全流程管理。完成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改革,全市45家执收单位全面上线运行,公务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收缴电子化管理系统已在全市推广应用。二是开展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围绕虚假编制预算、违规占用财政资金等6个方面37项具体问题清单,全面开展自检自查和延伸检查,迅速遏制财经纪律松弛问题,保障各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不断完善财政资金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体系。三是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制订《大理市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持续推进市属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完成市国投集团二级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公开招聘工作,构建形成国企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的科学管理机制。市国投集团实现AA评级,截至2023年末资产总额达189.08亿元,增长4.0%,上缴国有资本收益1,100万元,增长94.0%

(五)严格风险防控,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坚决扛起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第一责任,建立健全地方债务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一是切实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将“三保”支出优先纳入预算足额保障,加大财政资金统筹调度,确保“三保”按时支出、足额落实。持续加大财政暂付款清收力度,全年市本级消化暂付款3.21亿元,确保暂付款只减不增、逐年消化。二是全面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落实化债主体责任,制定“1+5”化债方案,确保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责任到位、措施可行。加强组织收入和盘活存量资产等拓展开源增收渠道,持续优化支出结构,统筹财政资金确保按计划还本付息。争取再融资一般债券额度13.6亿元,顺利完成拖欠企业账款清欠工作。三是推进地方金融业态规范发展。强化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地方金融业态监管,深入开展非法集资打击处置、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和“伪金交所”清理排查,强化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持续整治金融秩序,净化市场环境。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做好财政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平稳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牢牢把握做好财政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不断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


1.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财政决算公开目录

2.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转移支付情况说明

3.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说明

4.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举借政府债务情况说明

5.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预算绩效工作开展情况的说明

6.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三公经费决算情况说明

7.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本级三公经费决算情况说明

8.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执行结果情况说明

9.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财政决算公开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