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州经济工作观察——向“新” 向“绿” 向“高”
今年一季度,全州经济实现了平稳开局,且积极因素、有利条件不断蓄积。
成绩体现在数据里,也体现在数据外。
总体来看,今年一季度全州经济工作呈现出向“新”、向“绿”、向“高”的特点。
向“新”而行
1月9日,龙之吟(大理)智算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在云南弥渡产业园区开工。龙之吟(大理)智算产业园是大理州首个纯商业化智算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建成后具备20000P算力和500PB存储能力,能为AI智能产业、智能驾驶、影视渲染、游戏开发、大模型等提供服务。
今年3月,洱源县海菜花产业协会成立。其背景是,洱源海菜花种植面积达3000亩、年产量5400吨,2025年综合产值有望超过6000万元。
今年一季度,全州鲜切花产量2090.7万枝,增长107.1%。
……
一个个新产业于今年春季在白州大地上活跃,这是我州努力拓展经济发展新领域的新进展。
自2021年以来,我州向“新”而行,努力拓展经济发展新领域,重点形成了新能源电池、硅光伏、绿色铝“新三样”,并逐步发力显效,增势强劲。今年一季度,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绿色铝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6.6%、92.3%、20.0%,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6.6个百分点;单晶硅产量增长286.2%、光伏电池产量增长76.9%、电解铝产量增长28.3%;累计产值72.2亿元,增长45.3%。
不仅如此,我州还紧盯未来和前沿,与时代和科技同频共振,超前布局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特三样”,推进低空经济、数字产业等加速起势。
龙之吟(大理)智算产业园项目落地、海菜花产业初具雏形、鲜切花产业异军突起……这些都是我州向“新”而行结出的硕果。
新领域、新赛道就是新引擎、新动能。只有引擎强劲、动能充足,经济才能稳中求进、行稳致远。
向“绿”而变
一个多月前,走进漾濞县大理大钢钢铁有限公司,曾经锈迹斑斑的旧电炉已被智能中控室和绿色生产线取代,公司上下都在为年产45万吨合金钢产能置换技改项目投产做着最后的冲刺和准备。
该公司以“产能置换+绿色技改”为引擎,淘汰了2台40吨落后电炉、新建了1座70吨电弧炉及配套绿色工艺,构建起“废钢回收—清洁冶炼—资源循环”绿色闭环,污染物排放实现全面达标。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内可生产10万至15万吨合金钢,工业产值约3.5亿至5亿元,带动批发业营业额约3亿元;达产满产后,年营收可达20亿元以上、缴纳各项税金约1亿元。
经过绿色转型,一个停产4年多的钢铁公司将重获新生。
……
多年来,我州在坚持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绿色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产业发展向“绿”而变,积极发展“含绿量”极高的“新三样”和“特三样”。特别是在能源产业发展方面,依托丰富的“水风光”资源,大力实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积极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今年初,永平县贵口村、羊街村、居居麻、安吉村、栗树坪、阿未席6个集中式太阳能光伏电站相继全面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为34.7万千瓦。3月1日,省发改委和省能源局印发《云南省2025年第一批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方案》,大理州纳入全省2025年第一批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方案实施的项目共23个,居全省第二;总装机容量达154.715万千瓦,居全省第三。当前,绿色能源产业已成为全州工业经济第一支柱。
向“绿”而变,蹄疾步稳。绿色成了一季度全州经济发展的一抹亮色。
向“绿”而变,事关长远。绿色必将是全州经济长期发展的鲜明底色。
向“高”而攀
今年春节假期,全州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共接待旅游者696.33万人次,同比增长17.33%;旅游总花费83.89亿元,同比增长19.82%。
文旅产业数据屡创新高,是今年一季度我州经济发展向更高目标迈进的生动体现。
今年一季度,我州文旅产业继续破老旧模式,立新业态新场景,进一步深化旅游模式从“跟团游”到“自在游”的转型蜕变;继续破观光旅游,立新生活新内涵,进一步深化文旅名片从“好风景”到“慢生活”的内涵蜕变;继续破市场乱象,立新理念新服务,进一步深化文旅口碑从“抓整治”到“服务优”的革新蜕变;继续破传统宣推,立新IP新营销,进一步深化文旅市场从“一时红”到“长久红”的蝶变升级;继续破产业困局,立新品类新赛道,进一步深化产业规模从“百亿级”到“千亿级”的跨越升级。
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同时,今年一季度,我州积极引育新质生产力,努力提高科技含量,向更高标准迈进。
今年以来,弥渡县积极引进蔬菜大棚自动喷药降温系统,推动当地蔬菜产业向高效、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自动喷药降温系统后,弥城镇新城社区长茂邑村已种植大棚蔬菜9年的尤俊恩赞不绝口:“过去,占地50亩的6个大棚,需要两名工人花费5天时间才能完成一次打药。现在,两个半小时即可完成。使用这套系统,每月能节省用工成本3000多元,一年下来能节约3万多元。”
同样从事农业生产的漾濞县平坡镇平坡村栗子园蓝莓种植基地,通过数字化技术,大幅提升了蓝莓种植水平。基地负责人罗元宣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基地从水肥系统到滴灌系统都能用手机一键操控,方便又高效。”
向“高”而攀,攀的是高目标、高标准、高水平,进而提升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大理州破困突围、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的内在要求。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